|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八岁丧父,十二岁庶母病逝。与母妹多在外祖父孟嘉家中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家里藏书很多,他读了许多书,这为他以后接受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隆安五年冬,他以母丧为由,辞职回家。元兴三年(404)六月,他受辟举赴京口(今江苏镇江)在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刘敬宣上表辞职,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经叔父陶逵介绍他来彭泽做县令。这就是后人称他为“陶彭泽”的缘由。在彭泽任职期间,他深爱彭泽的山水风光和风土人情,并将自己的亲属安排在治所附近居住,至今彭泽尚留有陶氏后裔数千人。他在任职第八十一天时,寻阳郡派督邮到县检查工作。属吏对他说:“当束带迎之。”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解绶挂印而去。从此结束了他十三年的仕宦生涯,赋《归去来辞》以表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义熙二年,陶渊明辞官归里后,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五里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县温泉栗里陶村),生活逐渐困难。元嘉四年十一月陶渊明在栗里溘然而逝,终年六十三岁,葬柴桑面阳山上(今九江县黄老门大塘村)。
陶渊明开田园诗派,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咏荆柯》等作品,表达了他“猛志常在”的情怀,而晚年写的散文《桃花源记》,则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租税、没有战争,人们过着自由劳动、单纯俭仆的社会生活,这种生活历来为人民所憧憬、向往。陶渊明现存有诗126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7首,文章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有《陶渊明集》传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