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还是“映像”? 雄鹰展翅
10年11月28日,有网友发布了题为“刚来彭泽,对彭泽的映像”的主题帖子: “我不是彭泽人 刚来彭泽 彭泽给我的映像是:……这是我刚来彭泽,对彭泽的第一印象。”
有网友点评道:“时髦的写法,来自老谋子的映像刘三姐、映像丽江。”
下面谈谈我对这两个词的看法。 “印象”是老词,“映像”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只有“印象”和“映像”,“印像”一词却是没有的词,或者说是生造的词(这里说的是词,而不是短语)。 个人观点:“映像”指对事物客观实际的反映,基本不带个人观点,比如照片、录像或纪实性文章。“印象”指对事物的基本反映,但附带个人情感、观点,比如对某人、某地、某物的感情、看法。如果以文章作比,“映像”基本只写实际情况,而“印象”不仅包含实际情况,更重在对实际情况的看法、态度。 从楼主的文字来看,似应用“印象”较妥。
有网友说:“网络语言无所谓规范,同音、同形字太多,尤以同音别字居多,意思到了就行,这就是为什么网络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原因。”
首先要说的是,“映像”并非网络语言,现代文学作品中已有名家运用的例子,大家可以自己搜索。 网络语言从网络层面来说,只要大家理解、接受,能推广,即可在部分网民甚至少数非网民中使用,有点类似于语言学中的“暗语”。但如果范围无限扩大,势必会给人们日常理解带来障碍。 从语言规范的角度考虑,不是所有的网络语言都没有价值,有的网络词语生动、诙谐,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我有时也用一些网络词汇。但承认网络语言的存在价值,并非一概论之,这好比吃饭不能连饭和石子一起吃下一样——尽管打开窗户放进新鲜空气的同时也会放进苍蝇。 本贴所说的语言现象并不属于网络语言范畴,本贴讨论的是词语使用的正确、妥当与否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