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内涝,全城看海;北京暴雨致16条道路断路;成都暴雨,停车场变池塘……雨季又来了,这熟悉的一切也又一次来到了每个人的眼前。年年暴雨,年年治理,却也年年治不好,中国城市的内涝是真的无解了吗?城市的管理者们,面对一年复一年的暴雨,究竟有何作为?
城市内涝:年年都说解决,年年解决不了
近年来,武汉、广州、杭州、北京等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可说是“逢雨必涝,遇涝则瘫”。2011年,“到武汉看海”成为了流行词;2012年,北京“7•21”大雨让77位市民失去生命。暴雨淹城的景象不断上演,不少城市管理者也“发誓”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武汉在最近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启动“污水全处理五年计划”和“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计划”,两项计划共将投资逾230亿元;北京则在去年年底总结“7•21”暴雨的教训,并决定要在4年内解决消除城市内涝隐患。
各地城市管理者在雨季之前的“誓言”无疑是美好的,然而一场大雨还是浇灭了很多市民的幻想。武汉230亿元的投资没有见到效果,反而是武汉三镇都“水漫金山”,连体育场都变成了游泳池,对此武汉市水务局的解释是“雨太大”,超过了排水能力。可是230亿的投资又到哪里去了?
北京在汛期前曾有新闻说,城区内25个积水点已经修复了20个。然而,昨天的一场雨还是让16条道路断路,积水路段最深达1米。如果说去年“7•21”属于极端天气,排水设施不能充分应对的话,那么,现在对于普通的一场大雨为何也束手无策了呢?
前几年,南京因为内涝也处理过相关的官员,去年武汉也问责官员,但再遇暴雨,内涝依旧,官员承诺改善之后并无明显效果。回到现实的角度来说,就算是城市管理者尽全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想要在短时期内弥补几十年的欠账也是不可能的。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351个城市进行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这么大范围并且普遍性的内涝,绝对不是官员一个承诺就能治好的。
中国城市内涝为何治不好?
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确实落后。目前中国城市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采用1-3年,大部分城市普遍采用1年一遇重现期。发达国家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略高,如美国居住区2-5年,商业区2-10年;欧盟居住区2年,商业区2-5年;澳大利亚2-10年;日本东京3年,京都、名古屋5年,神户、川崎10年。
设计标准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苏联的影响。中国在1953年至1957年之间将“苏联模式”引入城市规划,国内各城市均采用。当时直接接受苏联专家指导城市排水的有北京、沈阳、南京、广州等大城市,这些城市后来也都成了“内涝”典范。
如果重建排水系统,难度之大也不可想象。很多欧洲城市,排水系统是先于城市修建。而巴黎的排水系统更是奥斯曼推到巴黎重来修建的结果。而回到中国城市,往往是建成区存在着严重的内涝问题,甚至是很多新城区因为设计标准太低而内涝。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施工难度,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
除了城市建成区改造难度巨大以外,现有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也在不断地加剧着城市内涝的问题。城市内植被覆盖率降低,道路“硬化”,使得降水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走,土壤本身失去的蓄水能力。
而更为关键的是,城市内自然水系的消失。以武汉为例,武汉市水务局调查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近50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若以湖泊平均深度1米计算,被填占湖泊的蓄水容量,高达2.3亿立方米,超过2个东湖的容积。
城市管理者们,一边对着公众承诺,改善排水设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另一边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具有蓄水能力的自然水系消失。这种情况下,即使再先进的排水系统又有多大的作用。
民众对政府的资源调配、公共政策等并没有参与权,只是通过上帝的手——一场大雨来推动政府政策(还不是制度)的改良。公共资源被垄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僵硬的应急体制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能依靠民间互助。于是,问题的核心无法得到解决,只能年复一年的讨论。
这已经是“自由谈”连续第三年关注城市内涝问题了。排水不畅、应急机制僵硬,这一切的一切都曾无数次被提起。当然,没有人会期待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会全部解决这些问题,然而这些问题不仅没有趋于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这只能说明这些问题近乎无解。
内涝问题暂无解 市民出行自珍重
号称“几年内就要解决城市内涝”的城市管理者们,显然没有做过更多的思考,也许这种承诺的确可以满足公众的心理期待,然而它缺少可实施性的现实必然会让这种承诺落空。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主政者,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而该把眼光放在更实际的问题上。
比如,去年北京“7•21”暴雨,除了内涝、积水问题外,最为人所诟病的是预警体制的失灵以及救援体制的僵化。在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城市内涝的情况下,把预警和救援体制做好,显然是更为实际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北京,而是全中国。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中国城市现在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确实很落后,而且改建难度也非常大,奢望短期内有一个巨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即使下水道真的改建的非常完美,也并不说明这个城市不会发生内涝,在极端天气的情况下,没有几个下水道承受得了。所以,普通市民在这种雨天里注意天气预警信息,遇上极端天气,尽可能的还是不要出门。出门也多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发生悲剧。
新一轮城镇化的规划正在制定,而对于这些新发展起来的城镇来说,有一份对未来详尽的城市规划十分重要,而排水系统的设置也应该在这份规划里占据重要的地位。比如在19世纪末期,德国人为青岛制定的城市规划中,排水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份规划一直执行到德国人撤离青岛。而在上世纪80年代时,有城市规划学者认为,这份规划再用二三十年也可以。
长期以来,中国进行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一直沿用原苏联的体系方法,近60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和调整。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范围日益加大,已经逐渐超过了原有规划设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影响雨水系统的安全性。所以,在新一轮城镇化的规划中,对于排水的设计应当采用发达国家的先进设计,别再重蹈覆辙了。
城市内涝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不切实际的承诺和不切实际的期待都该歇歇了,完善预警和救援体制才能更多地保护市民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