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奶粉限购新政的实施持续发酵,且成为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此前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出台奶粉限购令,这导致国内奶粉供应的话题不断升温。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婴儿奶粉需求强烈,而国内传统渠道的供应有所欠缺,建议应多渠道拓展市场,缩短供应链,满足市场需求。此外,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通力合作,创新监管体系,重塑国内乳业诚信,提升消费信心。

3月1日实施的香港奶粉“限带令”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国内市场的港版奶粉价格便成为“海鲜价”,时时波动,至今国内港版婴儿奶粉平均普涨30-40元/罐,部分品牌甚至提涨60元。不仅如此,记者从网上多家代购店获悉,迄今为止,新西兰奶粉中仅有Fernbaby斐婴宝奶粉 没有出现价格的波动,不少妈咪开始转奶购买此款奶粉。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香港实施限购新政导致海外奶粉代购价暴涨只是导火线之一。去年以来,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家相继推出针对“水客”的限购令,比如今年1月,荷兰商业企业进行了自发的限购,当地各大超市、百货店、药店购买奶粉,每人限购从1罐到3罐不等。当月,德国的大型超市“DM”对当地的婴儿奶粉特福芬和喜宝等也实行了限购,每人限购4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