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热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63|回复: 7

Haizir先生与彭蠡之泽关于语文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8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临川Haizir先生与九江彭蠡之泽关于“语文”的讨论帖子辑录

——抛砖引玉,希望能让大家了解语文和语文教育


Haizir:怎样理解“语文”的含义
作为学科的“语文”,其含义是什么呢?语言+文学?语言+文字?语言+文化?还是语言+文本?
您是怎样理解的啊?

彭蠡之泽:
根据叶圣陶建议,1950年“国语”(小学)、“国文”(中学)始称“语文”。 “语文”二字一般被人们误解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实际上,“语”指言语,即口头语;“言”指文章,即书面语,因此,“语文”的含义应是语言。
基于以上认识,语文应属于言语教育的范畴。大纲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口语交际能力(听说)可以理解为“语”,阅读、写作能力(读写)可以理解为“文”,也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本质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Haizir:
感谢你提供的一些资料!
不过有两点我还存有疑问:
其一,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区别还需要进一步界定。有人认为,初中语文侧重于“语”,而高中语文则侧重于“文”,对此说法,大家的意见怎样?
其二,语文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么?有人认为语文这一学科,不能简单地看作一种知识系统,它传达的是一种智慧,或者说一种“素养”。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彭蠡之泽: 语文是工具的工具
您好!欢迎讨论。
以我愚见,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并不存在本质性的区别,要说区别,那也只是在深广两方面有区别。初高中语文同属中学语文,将高中语文拿到初中来学或将初中语文拿到高中去学又何尝不可?“语”在先,“文”在后;先有言语的现实,再有语言的体系;“语”创造“文”,“文”引导“语”, 二者并存,交错发展。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也是我们平时语文教学中用来苦劝学生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和教他们如何学好语文常说的两句话。
这就涉及到语文教育的本质或目的了:学语文是为了什么?教语文又是为了什么?所谓“听说读写”只不过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说法,语文并不像数理化那样有螺旋式的严密系统,语文扎根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它来自现实,用于现实,是人们在现实社会交流、交际的工具,更是掌握其他各种工具的工具。
难免说到大学语文,大学语文仍是中学语文的延续,它继续为人们锻造生存和生活的基础工具,而这个工具变得更加强大了,因为它的后面跟着其他所有的可用工具。至于大学中文系的专业课程,它与中学语文依然血脉相连,只不过它已由“博”而“专”,由平民升级为小资,但小资也得靠各种工具生存生活;到了硕博的阶段,语文换了一个新名字,改变了一身旧装束,一下子从地面跑到了象牙塔上,有点让人望而生畏了而已,但他还是要靠所学到的伶牙俐齿和吏笔刀书过活,依然不能脱离“语文”这个最基础的工具和因了语文而得到的其他一切工具。
不知是否令您满意,请多多指教。

Haizir:
您好!感谢您的回帖,也感谢您让我听到了另一种声音!我很是尊重你的思考以及您的观点,但为了作更进一步的探讨,我在这里也提出自己的几点愚见,供讨论:
其一,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教学出发点还是应不同。原因之一,两者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原因之二,两者学生承担的社会任务不同。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因而现在高中教材的课文或现在初中教材的课文反过来安排的话,教学的要求和处理上应是不同的。到了大学中文系同样接触中学的文本,教学的要求和处理也是不同的。不尊重这一点,教学就会受挫。
举个例子,如果将庄子的《逍遥游》放在初一的教材中,你按照给研究生讲课的方式去处理,孩子们很有可能会深切的体会到什么叫“听天书”。
其二,认为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或者是工具的工具,这种提法很不科学,也很不尊重现实。
一个从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他照样生存、发展。他也有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但他的精神生活是极有限的。
再比如,一个博士,学问很好,但人品低劣;运用语言很是熟练,但学养却让人不敢恭维。尽管这一结果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但难道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应该负责任吗?
所以,语文的性质之一可以理解为工具性,但决不仅止于此。
您以为呢?

Haizir:
“古人通常幾嵗開始讀《莊子》?”
您知道在什么时候吗?我很想当一回您的学生。
您心中的“古人”的概念大致的范围怎样呢?
古人在您心中的那个时间学习《庄子》,老师对其要求怎样呢?而现在呢?
古人要求学哪些内容呢?现在要求学哪些内容呢?
古人的考试有哪些要求呢?现在的考试呢?
......
很多的问题要请教先生。
此外,再说两点:
其一,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孩,您对他讲《逍遥游》也是可以的,但不知结果会怎样?
其二,曾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消息,说是一个9岁的中国孩子,答了一下我们国内的当年的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试题,得分竟有90多分。我相信有这样的人,但在整个中国这样的人会有多少呢?

彭蠡之泽:  再谈初高中语文的区别和语文学科的性质
难得在著名的北大论坛认识您,甚是高兴。
我说初高中乃至大学语文的本质并无区别,但并未否定它们的所有区别;初高中有的语文课文可以颠倒过来上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都可以这样做,因为学生的情况不同,每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不相同。但话说回来,语文的教学目的并无严格的限定,比如,原先放在高三的课文《香菱学诗》现在放到了初三,您也许要说要求不同,您可以看看中学语文教学网上的一篇关于《香菱学诗》的论文,也许您将改变看法。中学语文不像其他科目那样是一个链条式的结构,它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并不明显,只是深度和广度有所不同,但都是在训练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当然,正如您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们还是要遵守的,我只不过是借此谈谈初高中语文教育与初高中其他学科教育相比的特殊性。
语文学科(而非纯语言文学)的基本性质是它的工具性,这是人所公认的,并非我的独创。语文学科(包括大学公共语文)的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和语言学家,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理解语言和表情达意的本领,为了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您说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照样生存,但精神生活极有限,我们姑且不谈究竟什么是精神生活和无文化的农民是否“精神生活极有限”,我只想谈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是否因没学过语文就没有所谓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多方面,并不只限于能写文章,我们能说他们不会写文章就没有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技巧吗?他们的技巧从何处来?并不是来自学校的书本,而是来自社会和社会中活生生的人——这正是语文甚至文学的母亲!他们从社会接受教育,并不亚于从学校接受教育。他们虽没接受所谓正规的学校语文教育,但我们的学校语文教育却要向他们致敬,认他们做老师!
至于说到博士学养很高人品很差的现象,我认为语文教育并不能代替所有的教育而包治百病,社会复杂之痛是语文教育难以承受的,这只能激励我们不断改进语文教育的方向。
如果说负责任,并不只是教育能负得了的;如果非要教育负其责,也并不是语文教育能负得了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语文教师虽奋力搏杀,亦不能左右语文教育和整个教育。
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越说越远。作为一个关心语文教育的有志之士,要讨论甚至争论的远不止这些。您以为呢?

Haizir:  
很高兴能跟你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我觉得您思考我的话语还不够细,就如我当初不细心没有看到你来自“江西彭泽”一样(我是江西临川的)。
这里再说几点:
1、《香菱学诗》的调换是不是就是由于考虑学情后而作出的决定呢?
2、正因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以我才认为语文不能单纯看作是一个知识系统,也决不能单纯停止在“工具”这一层面上去理解其本质。  
3、我举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的例子,意在说明,他们有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在精神的素养上尚欠缺。正因为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生在农村而长在农村,而又受到了较高的教育,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农民精神生活与其物质发展的极为不相称的特点(你在百度输入“农民精神生活”搜索,会得到很多体验性的东西)。
4、个人觉得目前语文界对“语文”含义的认识有待更一步深化。这样或许能对语文的教学有所改观,从而提升课堂的效能以及教师的素养和形象。故有我们的探讨。
您以为呢?

Haizir:  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 ( 应该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条件 ) ,重在"功用性"。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 修习培养 ) 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语文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包含于其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它突破了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强调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强调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在课题研究或专题活动的全过程中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综合性学习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是它的主要特点。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强调的是会学,而不一定要学会。所以评价综合性学习,关键要注重全过程的考查,并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表现出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具体获得了什么样的体验和经验,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彭蠡之泽:
好多时间没回论坛了。
您是临川的?才子之乡啊!临川的高中教育在我们这里非常有名。
任何学问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语文(或称为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也不例外。在我心目中,语文是一门深广博大的学问。我一贯强烈反对那种认为什么人都懂语文,什么人都能教语文的观点。语文的自成体系与语文的工具性并不矛盾。语文与其他学问比,其工具性尤其明显、突出,正如牙牙学语之于我们的工具意义。承认语文的工具性并不是否定语文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强烈的人文特性。
小学与初高中语文的区别较大,因为小学是刚入门,而中学相当于“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阶段。大区别也好,小区别也好,既不能将中小学语文等同,也不能割裂。如果将语文当作一门“技术”来教,而不营造气氛,感染情志,熏陶情操,不当作一门艺术来教,不树立“大语文”观,一定难以教好语文,难以对学生产生长远的影响。
文以气为先,历代文学大家之为大家未必是因了语法或作文的章法学得好。所以,您认为语文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智慧的看法,我非常赞同。
语文究竟是什么?怎么教语文?怎样学语文?这正是需要各位语文教育专家和广大语文教师继续探讨和探索的一个很大、很重的话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本文是彭蠡之泽与临川Haizir先生在北大论坛上展开的关于中学语文的讨论,现发布于马当在线。
希望能让大家对中学语文有个大致的了解,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超版,本人热情邀请马当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参与到教育版块,说说您的教育教学心得,发布一些教育教学资料。
自由是网络的生命,共享是网络的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看不出来,马当还真是人才辈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马当人才不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多谢两位夸奖。谈不上“才”,只是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而已。
要说人才,马当的人才多得很,是块藏龙卧虎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教语文的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膜拜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承蒙夸奖!不敢不敢。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彭泽热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个人 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
本站不对网友所发言论的真实性做出评价,也无权删除(反动、色情、政治、垃圾广告帖等除外)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的歉意。
本站法律顾问: 陈银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