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年终,各电视台紧锣密鼓地准备春节晚会,娱乐界的大腕们出现在各晚会的名单中,成为主办方争取收视率的重要砝码,而这些闪耀的名字背后,大都花了大价钱。电视台彼此展开竞争,对于文化市场而言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从观众乃至整个社会成本的角度考虑,却可能是一种浪费。最近,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叶惠贤抨击春节晚会成本高昂,形式雷同,“一台晚会最低成本1000万元,‘上星’的晚会就有40多台,成本就要5个亿!如果40万可以办一所希望小学,这5个亿可以建1250所希望小学。”此观点获得广泛共鸣,南方日报发起的“取消春晚办学校”的话题网络投票显示,持“绝对支持,晚会毫无意义”态度的网友比例达到74.12%。
办春节晚会成本高昂,且形式雷同引发观众审美疲劳,不如将钱花在教育领域,人大代表的这个观点看似有些不切实际,因为即便不办晚会,这些钱也未必能花在孩子们身上,然而,她之所以把这高昂的花费换算成教育投资,目的显然并非要简单粗暴地挪用,而是要告诉我们,春节晚会所造成的成本浪费有多么严重。
这样的呼吁并不新鲜。春节晚会一年一次,不同舞台轮番上演,观众躲不开避不了,毕竟此晚会非同一般,它是文化传统背景下的例行公事,却有着曲终奏雅的愿望诉求。然而,若是如此尚可理解,真正让人担忧的是,同一个主题,不同平台都要拿来大做文章,节目往往大同小异,审美价值已如鸡肋。今天的春节晚会文化意味逐渐被商业消解,其遵循的原则是利益最大化。至于节目的含金量则难以让人满意,节目快餐化、庸俗化倾向日趋明显,晚会无非是文艺青年的年终总结,加上宅男宅女们常用的几句网络名词,它们构成了晚会为数不多的接地气细节。
近年来,过度消费春节晚会的现象已引发很多人的警觉。除夕就一天,一台晚会却要准备大半年,这样的长线作战足以表明,春节晚会已成为当下中国的特色产业。尽管观众的春晚情结仍在,但他们的期待显然发生了转变,过去在春晚上唱首歌继而走红全国的现象,如今已经不可能,春节晚会的造星和引领潮流的效应早已不复存在。究其原因就在于,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满足文化消费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毕其功于一役的春晚遭遇批评也就在所难免。
今后,春晚或仍将是春节期间重要的文化生活,但那种扎堆上演的局面是否可以有所改观?另外,春晚的创作者们应该想想如何迎合观众的趣味,把主要心思放在节目创作上,而不是想着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那样,春晚不能只破不立,如何让传统节日顺应新时代人们的审美趣味,多一些让各阶层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这才是春晚新生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