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柏良,字定康,著名加拿大华裔画家,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
林柏良1950年出生在中国福州市,从小他就对中国画兴趣浓厚,6岁开始学画,花鸟草虫,世间万物,凡上得画的,他都曾精心临摹,认真描绘。8岁拜福建著名国画大师李耕为师,从大师高深莫测的绘画艺术中得到启迪。他还师从宋省予丶蔡鹤汀及蔡鹤洲等名师专习走兽。后正式拜师福州海派花鸟丶山水名家林光。在名师教诲下,经过不懈努力,七十年代初便小有名气。
林柏良的作品题材广泛,无论花鸟丶山水丶人物还是走兽都功底深厚。尤其是他画的老虎,更是与众不同,或憨态可掬,活灵活现,或温顺斯文,情牵意连……每次展出都给予观众和鉴赏家们极大的震撼。
为了画虎,林柏良曾悉心观察和研究老虎数十年。他发现老虎其实并不喜欢攀越高山,相反更喜欢去沼泽地丶溪水边,而且它们既怕冷又怕热,还贪图舒适安逸。传统中国画中的老虎威风凛凛丶凶猛强悍,或游走于高山大壑,或长啸于悬崖峭壁,或许主要是历代画家在画虎时的自我想象。而林柏良的虎更多的是体现虎的温柔、家庭和和睦。
林柏良更在技法上革新了画虎的传统。他采用严谨的工笔手法精心描绘,用极细致的笔法表现每一只老虎。老虎的毛色最有特点,他总是用很细致的笔触一层一层地堆砌那些茸毛,而且茸毛展现的方向和色调也因虎的运动而不同,画一只老虎往往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
林柏良不仅以画表现自然界的老虎,而且将画虎作为特定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现代社会的思考。他描绘母虎与幼虎之间温馨慈爱的亲情,意在唤起人们内心的爱和温情,进而表达和平意愿,祈望人类友爱相处。他认为把老虎从野生环境中捕捉来关进笼子里任人摆弄,其实是对它们的摧残,野生虎自然属性的丧失正是现代文明过度膨胀的结果,他描绘这些丧失了自然野性本能的老虎,真正要表达的是对现代文明的质疑。不仅如此,在他看来,不但华尔街的股票交易就像一群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在扑杀争逐,而且在许多人心里也有一只贪欲的老虎。所以,他描绘一群没有欲望丶心情平静的老虎,来提醒人类扼制物欲的膨胀。林柏良笔下的老虎,超越了前人对虎的简单定义和既定形象,展现出画家深厚的内涵和思考的深度。
1977年,林柏良移居香港。在港二十年,他在这个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既受到西方文化的启发,又受到岭南画派的冲击,两相碰撞,在他心中击起创新的火花。他大胆地将海派技法与岭南画风交相融和,并以海派艺术中,穿插和配搭部份岭南画派的技巧,以中国画为基础,融入西洋画的精髓,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1997年,他由香港移民到加拿大温哥华。在这里,他用了大约十年的时间来整理自己的绘画,并潜心钻研东西方绘画艺术。他常常说,对于画家来讲,最主要的就是要创新和突破。而作为华人艺术家,既要扣住中华艺术的根,也要汲取西方艺术的水,如此才能长出融聚东西方文化的创新之树。
于是,他笔下的山水画,意境幽深,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强烈的诗意和美感;他笔下的葡萄,浓情蜜意、玲珑剔透,令人垂涎欲滴;他笔下的熊猫,一个个天真可爱、活沷顽皮,深受人们喜爱;他笔下的花鸟、人物栩栩如生且传神。他大胆地将海派技法与岭南画艺相互融和,以独特的艺术追求和表现形式在海内外中华画坛独树一帜。
他的作品多次参加拍卖会和国际博览会,许多被画界和收藏家们以高价购买及被多个国家和地区馆藏。获得过著名的岭南派大师赵少昂和香港美术研究会主席赵世光等画坛名家的赞赏。赵少昂将他的两幅葡萄画作为珍品收藏,因此两人还结下了忘年之交。1990年,在香港举行的联展中,人们将他誉为“香港葡萄第一人”。
几十年来,林柏良的画作先后参加了中国全国青年美术展、中国全国青年杰出画家邀请展、菲律宾国家画展、韩国世界青年联展、新加坡世界青年邀请展、海峡两岸名家邀请展和世界华人艺术家博览大典等十多次重要展览和拍卖展。以虎为主题,林柏良也曾举行过几次专题展览,如1986年在香港举办的“与虎共舞”虎年专题展和1998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林柏良虎中作乐欣赏展”,每次展览都是好评如潮。多年来也同时出版过多本个人画册,个人精选画册。2000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个展期间,他与当时身为加拿大总督的伍冰枝女士,一起入选“世界华人名人录”并刊于封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