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0.18]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一些动人的故事, [size=0.18]每个故事都搅动着远方游子的心。
[size=0.18]不管你在哪里, [size=0.18]家乡总是你心中最爱的那片地方! [size=0.18]浩山的树,乐观的板, [size=0.18]杨梓的姑娘不用拣 [size=0.18] [size=0.18]杨梓不仅姑娘美,山水也一样迷人 [size=0.18]还记得家乡的那座桥,那座山,那湖水… [size=0.18]那些记忆里模糊的场景, [size=0.18]小编带您重温 [size=0.18]杨梓 [size=0.18]
[size=0.18]杨梓镇 [size=0.18] [size=0.18] [size=0.18]杨梓镇位于彭泽县南部。
[size=0.18]东与皖东至县青山镇山水相依, [size=0.18]南与波阳、都昌两县田地交错, [size=0.18]西接天红镇、太平关乡, [size=0.18]北邻黄乐林场、上十岭垦殖场。 [size=0.18]总面积239.5平方公里。 [size=0.18]辖18个村(居)委会,227个村民小组, [size=0.18]3.4万人。 [size=0.18]地属山区,境内丘陵起伏,群峰绵延。 [size=0.18]最高点老屋尖,海拔436.7米。 [size=0.18]两条主要河流-----杨梓河、乐观河。 [size=0.18]杨梓古称杨梓桥,以石拱桥得名,
[size=0.18]杨梓桥 [size=0.18]杨梓桥位于杨梓镇政府南0.5公里紧靠村东杨梓河上。 [size=0.18]据传杨梓桥建于明朝中期,为独孔拱桥, [size=0.18]桥孔长6米、宽4米, [size=0.18]桥身用青岩石加糯米石灰建造而成。 [size=0.18]桥西有杨树,北有梓林,故称杨梓桥。 [size=0.18] [size=0.18](杨梓古桥)
[size=0.18] [size=0.18](新水泥桥)
[size=0.18]杨梓新街 [size=0.18]杨梓新街焕然一新 [size=0.18]
[size=0.18]杨梓文化广场
[size=0.18]
[size=0.18]大鸣山 [size=0.18] 相传大鸣山是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时的屯兵地和大本营,大鸣山辐射了该镇龙桥、田丰、邓畈等三个村子,海拔约400米,从邓畈村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爬。有一说法称大鸣山原为“宗家私山”,东山脚下是宗氏大族,西山之下为方氏大姓,后来有人将岩石上的第一字 “宗”字凿平了,这样一来,那石上只剩下三个字“大鸣山”,这样大鸣山就属于公有了。 [size=0.18] [size=0.18] [size=0.18] 大鸣山现古文物遗址:“龙溪之源,大明嘉靖癸卯……”、“大鸣山,大明嘉靖癸卯……”、“清素……”、“龙溪偶兴……”等四块摩崖石刻,而这四块摩崖石刻均出自一位署名为宗万奇的古人之手。
[size=0.18]
杨梓镇大鸣山惊现文化遗址群 距今470年历史
[size=0.18]“龙溪之源” [size=0.18] 摩崖石刻上署名的宗万奇为龙桥村人氏,该村共居住有宗姓族人四十余户,据宗氏族谱记载,宗万奇系明朝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年间的进士,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村中有一座龙溪桥,桥下流水潺潺流过,而流水的源头正是来自大鸣山,于是,宗万奇便在山顶的石壁上凿刻了“龙溪之源”四个大字,以示敬畏和尊重。这些摩崖石刻大字约80厘米见方,字体工整有力,有魏碑风格,虽经风侵雨蚀,但石刻之字,仍然依稀可辨。从石刻上文字的表述推断,这四幅石刻距今已有470余年。 [size=0.18]
大鸣山禅寺
[size=0.18] 大鸣山山顶的千年古刹——大鸣山禅寺,相传是当年朱元璋排兵布阵、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所。大鸣山禅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寺庙右侧摆放着一座古老的摆钟,用以祈祷。而寺庙的后面有两口水井,石板上刻有大字“龙溪双龙井”。 [size=0.18] [size=0.18] [size=0.18]
[size=0.18]朱三太子墓 [size=0.18] 朱三太子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三子,当年违了军令,朱元璋亲手斩了他,就埋在大鸣山的这座山岭上,斩子岭也因此得名。朱三太子墓志书上叫三子墓,朱三太子是老百姓对他的尊称。老百姓不时来坟前加一锹土,上一炷香。附近邓畈村村民还专门修了一条水泥路直达朱三太子墓,近来重新修了墓并立了墓碑。 [size=0.18]
[size=0.18]西峰庙 [size=0.18] 西峰庙,左有百年的古桂,右有满山的翠竹,东望太阳之出山,西看长江的银光。 [size=0.18]
[size=0.18]观音洞 [size=0.18] 观音洞座落在杨梓镇椿树村乐观,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洞高三十米,呈圆锥形,是极具旅游价值的自然人文景观。据传,明朝初,当地百姓称此洞为“神仙洞”。在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到此洞敬香许愿,特显灵验,后来百姓称之为“观音洞”。 [size=0.18] [size=0.18]
[size=0.18]红旗村 [size=0.18] 蒸米粑又叫仙米粑,这种民间美食便是起源于彭泽县杨梓镇红旗村。 [size=0.18] [size=0.18] 相传,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双方拼杀得昏天黑地,难解难分。相持日久,将疲兵乏,眼看谁也不能取胜,双方为休养士卒,曾一度订立“君子协定”:休战数月,在彭泽杨梓与鄱阳义门、至德青山桥三地交界处插红旗为界,双方互不侵犯(“红旗界”因此而得名)。 [size=0.18] [size=0.18]朱元璋率部驻扎在红旗界的营盘山。他不愧是人中之杰。他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在日夜操练军队、养精蓄锐、等待战机的时间里,他苦苦思索影响作战的诸多不利因素。他认为战士们经常饿着肚子,长途奔袭作战,是久战不胜的主要原因。将士们所带干粮通常是饭团、炒米粉,在鄱阳湖作战,这些干粮遇水即坏。为此他找到当地老乡,希望能做出一种方便可口、水浸不坏的干粮。红旗界的巧妇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们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在甑里蒸熟,冷却晾干,磨成细米粉,再用开水调和揉匀,将米粉搓成一个个鸡蛋大的粉团,中间戳个洞,放入炒好的菜馅,封上口,上蒸笼蒸透。这个类似汤圆状的最早的蒸米粑就做成了。它越嚼越甜,粑内包有新鲜的菜馅,因而非常可口。它最大的特点是不怕水浸,不易发馊,十天半月都不会坏。平时作战带上它非常方便,一顿吃上两个就饱了。将士们吃了蒸米粑,作战时如有仙人相助,故此,朱元璋又将这种食粮称之为“仙米粑”。困扰朱元璋的问题,就这样被红旗界的村妇们解决了。说起来,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建立大明王朝,也少不了蒸米粑的一份功劳。
家乡装载着我们的梦, 即使时间流逝, 记忆也永远不会风化。 无论在哪里、走多远, 家乡总是你心中热爱的那片地方...... 为家乡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