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浩山乡海形村是一个远离县城的偏远山区小村,海拔860米,人口165人,小山组是该村7个自然小组之一,是典型的“半山腰原始部落”,也是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通过实施避灾搬迁工程,如今的小山村(现称岭脚新村)成为避灾移民集中安置示范点。
小山村由于地势陡峭,村民建房只能依据地形切坡而建,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切坡建房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导致山体结构发生改变。自50年代开始,居住的40户村民就饱受地质灾害之苦,大大小小的地质灾害发生多起,虽然未发生人员死亡事件,但房屋破坏情况时有发生。
根据村民回忆,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7年夏季,突发的泥石流将年逾七旬的施姓老汉埋在泥沙下面,村民寻找两天未果,“如果不是他们家狗嗅到,用牙齿拽着村民在土巴堆里扒,老汉肯定没有了。”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也想了许多对应办法,比如加固地基、开挖排水沟等等。但因当时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到村庄,设备和材料根本运不进去。矿管部门多次派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解决的唯一办法只有整体搬迁,经过以矿管部门为责任单位的领导小组认证、多方协调,在离该村约2公里的处划出建设新村的土地,以政府扶持和村民自筹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八十年代时期的小山村真的是穷山恶水,由于路不通,山上万亩优质毛竹、杉树,千亩山茶等产品运不出去,村民守着金山受穷。
2007年,修通水泥路后,经济慢慢好起来的村民陆续来到新村规划地建房。房屋统一按照规划修建,达到整齐划一、美观整洁的效果。据该村村支书施友才介绍,现在已经有33户村民搬迁入住了,剩下的村民也将在年底搬迁完毕。
在村口入口处,一块写有“岭脚新村欢迎您”的石碑尤为醒目。据施支书介绍,原来的老村庄叫小山村,搬来后改名岭脚新村,新村建好后,村民自发组织制作这块碑,是为了感谢党和政府还有各相关单位的关心、扶持,告之后人不忘党的恩情。
进得村来,只见一栋栋楼房沿着山脚缓坡错落而建,房子二到四层不等,风格不一,装修气派,房前花团锦簇,生机勃勃,整个村庄干净整洁。一条小溪绕村旁潺潺流下,在深秋季节村庄更显宁静祥和;村后山上,竹林葱翠,雾气缭绕,胜似仙境。
“在这里当然住着当然舒服了,又安全,又干净,再也不会像在老屋那边,一到下雨天,晚上都不敢睡觉,提心吊胆的过了好多年”。村民朱小女一边热情的邀请我们去她家坐坐,一边愉快跟我们搭着腔。“你看现在多好,有健身广场、有篮球场,我们都用上太阳能,电视电话都通,晚上还有路灯照明呢。”说起现在的好,边上一位抱小孩的妇女一脸的满足。
我们好奇于老村庄到底是什么样子,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来到原来的小山村。老村庄实际是建在两座山的夹缝中,抬眼忘去,陡峭的山坡上,房屋杂乱无序,各家为政,每家都留下了砍伐树木、开挖山体的痕迹,这种随意砍树动土是造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土墙瓦屋又最耐不得泥石的侵袭。眼前的老村庄斑驳陆离,破败不堪,与新村形成现明的对比。
在友生支书带领下,来到一处滑坡较严重地灾点,山体下移的裂缝仍清晰可见,如张开的大口,触目惊心。2016年7月22日连下两天暴雨后出现的险情,当时直接威胁到下面尚未搬迁的两户居民,泥石流直接冲垮了其中一户人家的厨房和一间卧室,“不是我们书记巡查发现得早,及时组织了疏散,后果不堪设想。”监测员施旺发说起几个月前的那次险情仍心有余悸。他还得意地告诉我们利用两根固定水泥桩通过不定时测量两桩间的距离来观测滑坡情况的方法,他说这是他的小发明,“只要勤测量,做好记录对比,比仪器都准”。
对于搬离老村庄村民经济来源,支书施有生说,岭脚新村修通了公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借助于万亩毛竹的优势,村里巧打绿色与生态民俗旅游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小山竹海生态园,吸引县城的人来旅游观光,也有了不小的名气。
村民冯进才依托生态旅游,他去年承包百亩竹林,形成了集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林。他自筹资金办了毛竹制品加工厂,将生产的竹菜板、竹篾半成品及各种竹子工艺品采用线上和线下销售模式,收到良好的效益,“脱贫不成问题了”,他乐呵呵地调侃到。有的村民计划开农家乐,不久,游客就能品尝竹筒饭,用竹杯喝茶饮酒,享受到原汁原味的竹乡生活。据了解,岭脚新村的村民每年因毛竹的收入就有近万元。
来源:九江国土资源发布 曾银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