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银来,现任彭泽县浩山乡岚陵村小校长。他扎根边远山区39年,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忠诚的教育之歌。
1977年,刚满18岁的陈银来担任岚陵村施家自然村教学点的教学工作,当时他还是一名代课教师。这个教学点是全乡最偏僻的一所学校。学校当时的条件极差,只有一间简陋破旧的土房。一至五年级十几个孩子全挤在一起进行复式教学。所有的科目都由他一个人承担。
在困难面前,陈银来没有灰心,他放弃休息时间,丢开家中繁忙的农活,干脆搬到学校吃住。利用节假日修缮校舍、修建操场、铺路搭桥、围炉搭灶尽力改善办学条件,自制教具改进教学方法,自学文娱丰富课余生活。
1980年,村里把施家这个教学点合并到村完小(当时村级是完全小学),陈老师又成了学校的骨干老师,每年担任毕业班的课程。由于一些自然村落比较分散,学生上学路途较远,还要跋山涉水,走七八里山路,陈老师主动担负起接送孩子的任务。
从学校到各自然村的主干道要经过两道河,当时还没有建桥。下雨天,河里涨水,陈老师总是要背着学生过河。冬春季节冰冷刺骨的河水,冻得他浑身发抖,但他仍咬紧牙坚持。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各村组之间都修了水泥路,陆续都建起了桥梁,陈老师才结束了背送孩子的任务,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来源:中国江西网 编辑:周珺 作者:王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