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1739109.11 15:56阅读17
宋“工”是一九五九年出生。他说自己虽出生在江西南昌,却在省地质堪察队长大,也就是说随父母所在的单位流动全国各地。说有次自己因工作关系去北京出差,言谈间北京当地人说他不是南昌“本土”人,说南昌本土人说话一般出语方言叫“哇西里”即指(说什么),而他却不是这样说,所以北京人把他之言语定格为“昌‘普’”,即为南昌人的“普语”。这种“昌普”与“国语”是截然不同的,它有“老俵”的乡音,而国语是以标准的汉语声韵母发音的,是标准的。 据言,宋工曾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一九七六年参加工作,距今已近40年了。当我问他有几个孩:孩子有多大、男孩还是女孩时,宋老似乎显得很自豪、而又欣慰的说:“……由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流动性大……很难寻‘对象’……至36岁才‘成家’……生一女孩……”。这点我有感同身受。因为之前我亦是铜陵“有色建安”公司职工,也因流动性大,一般来说是难以“觅偶”的,那时撮兴“商品粮”,而我们唯能寻到的只“村姑”而已。 宋老在江西省堪察设计院工作,三年前就已退休,此是应县矿务局和相关单位之邀来彭泽採集有关山体滑坡的地形地理的精确测绘数据。他的寻“数据”和“座标”及“基点”的做法我很是不解,他并不是如人们常作的那种象“蚕食叶”式的“地毯式”搜寻,而是一两米大的地带他都要来回好几趟、用胳膊夹着“小平板仪”,一手握着GNss兼容接受机,一手用碳笔在接受机的“视频”上点击着接受“座标”和“参数”。当我问他为啥步伐走得那么细,他告诉我:“随着地形、地势的起伏度而定,必须这样才能‘求证’到最基本的‘准’数据,然后地质测绘单位才能根据我们提供的数据及图片制成‘实景’模型,继而制成确实可行的某辖区的实际‘地形图’”。宋老还接着说:“此外,还要在图片上标明学校、仓库、道路、水塘、常森林区、幼林处等建筑设施和经济林,目的是为这些由山体滑坡所造成的财产损失的补偿度,提供准数依据”。 宋老的工作作风确实很严谨,就他的採集数据状态而言,你不但不可理解也完全不能接受。仅几步之遥一微坡他也得爬上去;哪怕只不足几米的凹洼疑似池塘之地,他都要拿上那个GNss兼容接收机,点击下,精确无误的记彔下那起伏度只些许变化的“准”数据,不管那里的蒿草深厚、是否藏蛇,还有那洞穴有多深、有无玻璃碴等,他都要迈步进入,当然他的身高和手上的GNss记录的数据随着“标高”的升降而升降,步履就象纳米比亚的新“淘金者”海滩上挖出钻戒样的“细碎”,来来回回的循环寻觅着。一套似“牛仔”服样厚的“工衣”上还结晶着白色的物体一一那应是汗水凝成的盐粒。朋友,请问这样的画面形成是否有似大山深处一移动“座标”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