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棉船,这个平日鲜有人光顾的江中绿岛,一改往日的平静,渡口来往的人车络绎不绝。今年,是这种火热场景出现的第五个年头,吸引大家纷至沓来的,正是一望无垠的油菜花。
棉船江中花海
2012年春天开始,棉船镇的油菜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从2013年的第一届“江中花海·魅力棉船”油菜花旅游文化节,到本月下旬即将启幕的第四届,棉船镇党委政府“生态旅游+现代农业道路”的新思路,已经结出累累硕果:棉船油菜花在赣北大地比肩婺源,棉船镇的生态观光旅游品牌在九江地区日渐响亮,棉船人的生活方式也因为这金灿灿的油菜花而多彩起来。
从油菜花试水 走生态旅游+现代农业道路
棉船镇是地处长江中间的一个冲积洲,四面环水。作为江西省最北门户,镇方圆104平方公里,东西长16.8公里,南北宽5.5公里,全镇有12个行政村,人口约4.2万人,因盛产棉花,形状似船而得名。
因棉花市场连年低迷,棉船镇党委、政府改变传统思维,瞄准近年来城市人兴起对短途游的青睐,结合本地实际将发展思路定为走“生态旅游+现代农业道路”。
每年三月,油菜花盛开季节,棉船岛上5万多亩土地就成了一艘盛开的花船。“金黄菜花水上长,万亩森林水上漂”,正是棉船观赏油菜花的真实写照,“江中花海”开始成为棉船的响亮名片。
经过五年的发展,棉船的油菜花“火”了,棉船镇生态观光农业品牌响了,各大旅行社陆续推出“江中花海——棉船油菜花一日游”线路,棉船镇党委、政府主办的油菜花旅游文化节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名片,油菜花主景区也因此被评为省级AAA级旅游景点。
因油菜花改变 棉船人生活方式迈进“2.0”时代
“我这里一次性接待100多人吃饭完全没问题。”3月10日,记者见到农家乐老板王更应时,他正与南昌一旅行社负责人用微信交流周末接待事宜。
走进王更应的二牛饭庄,客厅墙上贴着的Wifi密码很是惹眼。“去年客人一进门就问Wifi密码,我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53岁的王更应说,自己刚新买了个智能手机,还申请了微信号,“现实推着你去学、去改变,如果不是因为这油菜花,我现在就是个整天带外孙,打点小麻将的农村老头。”
2012年,棉船油菜花刚有点名气,配套设施不完善,游客看完了花,连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2013年,棉船镇党委、政府组织3户农民做起农家乐,王更应就是其中之一。“最开始觉得谁没看过油菜花呀,哪会有人来特意看。”可是,那一年20多天的花期给王更应一家带来了3000余元的纯收入。
当年下半年,王更应花8万元增加经营场地、添置餐饮设备,接待能力由三四桌提高到十桌。去年,王更应在油菜花期间的纯收入多达近三万元,相当于以往一年的年收入。今年,王更应已经接待了近三百人,大多数是回头客。
农家乐老板拿着新鲜的野菜。
吴义发是今年新加入的农家乐农户,这几天,吴义发与五位同族的亲戚正忙着摘野菜,晒野菜,为即将到来的赏油菜花高峰期做准备。“新买了锅碗瓢盆,新买了桌子椅子,如果生意好,什么Wifi我也要连上。”
目前,棉船镇的农家乐已经多达35户。因为油菜花,很多像王更应、吴义发这样的农户利用农闲时间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自家手工榨菜油、土鸡蛋、干菜等有机食品也成了热销品,对于棉船人来说,油菜花带来的不仅是游客,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升级更新。
由油菜花蔓延
让棉船在“慢生活”中奔小康
每年,油菜花盛花期周末,每天至少有1000辆车载游客到棉船看花,近两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单天客流量均破万。上周六,盛花期还未到,就已有百余辆大巴涌入棉船,游客突破2万人,看花、订餐电话不断。
为了做亮做实“江中花海”这张名片,今年棉船镇党委、政府投资150万元完善软硬件设施,拓宽原本的窄路,新开辟赏花大道和花径小道,新建改造观景台,环保公厕及大型停车场。旅游文化节期间,还将新增一条可运载38辆小车的渡船以提高过往车辆的运行速度。
可是,棉船人也看到,油菜花短短20多天的花期,显然无法助力棉船的生态观光旅游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为了延长油菜花开花时间,棉船镇在主景区油菜播种时分块错开时间段5∽7天,以延长赏花有效时间。
“这远远不够。”棉船镇镇长邢祺武表示,目前旅游品牌过于单一,未来棉船镇将以油菜花为依托,将棉船镇打造为长江第一花岛,根据时令季节不同种植各种花类,让岛上一年四季有花开,游客一年四季有花看。同时,以全长16公里的夹江为依托,连通长江水源,发展养生、种植、养殖、垂钓、娱乐等产业打造“水上乐园”,以集镇为依托,打造“风情街”,把棉船打造成“慢岛”,让游客到棉船来慢游慢生活。“我们希望能从打造多种生态旅游品牌等方面做文章,把棉船的生态观光农业排行打造成赣北乃至全国的亮点,让棉船居民在‘慢生活’中奔小康,让棉船花岛在长江之中熠熠生辉。”
棉船村民快乐地跳着广场舞。
回看历史
棉船洲地形成于明朝年间,建村于明朝末年,迄今有600多年历史。因初出水面之洲似蛾眉,明清称之为蛾眉洲。后又有传说:一富商藏宝于马当黄山被盗,贼船行至江中沉没,所盗的八块宝石落入江底,日久天长成八个冲积洲,故又名八宝洲。
1912年10月,孙中山到长江彭泽段水域视察,之后他在“建国方略”中关于整治扬子江指出,“更有数处,须行削裁,而小孤山上游及粮洲二处尤为重要”。此处的粮洲即为棉船。
民国时期,棉船设八个保,八宝洲改称八保洲。因八保洲处于长江以北,新中国成立后又称江北区,辖六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1957年又复名江北区,1958年成立江北人民公社。这一时期,棉花的种植开始大面积铺开,形成规模,移民户增多。
1962年江西省长邵式平来江北公社视察,见四面环水,地形似船,盛产棉花,提议更名棉船公社;1984年改为棉船乡;1994年撤乡建镇,棉船镇称谓沿袭至今。
棉船江中花海
未来建成长江第一花岛
棉船镇旅游业发展将策划以“船”为旅游空间载体,以“花”为旅游意向名片,以“乡”为旅游景观灵魂,以“二慢(慢岛、慢游)、三生(生态、生产、生活)、四全(全域、全民、全业、全时)”为规划理念,做好棉船“以花为媒、休闲主导”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章。
未来棉船将根据现有的“峨眉号、元宝号、粮洲号、江北号”四个区域,在建成四条旅游主题船——峨眉号:湿地船;元宝号:寻宝船;粮洲号:粮仓船;江北号:万花船。形成“一环”即一条主游线——环岛精华主游线,“二带”即二条游览景观带——夹江生态游憩带(南北向),东沙公路景观带(东西向),“五分区”即五个旅游功能区——花田生产示范区,花海观光体验区,乡港渔乐休闲区,沙州湿地游憩区、东岛户外拓展区。通过农作物栽培、花卉植物造景和现代景观手法,精心培育棉船“元宝号、峨眉号、粮洲号、江北号”花岛漫游和乡村休闲情境,重点设计以“花+”为主题的“花岛、花田、花镇、花村、花街、花坊、花道、花港、花房、花洲”等花花世界载体空间,创意策划“吃花宴、住花房、坐花轿、乘花船、饮花茶、品花酒、泡花吧、游花田、学花艺、做花农、购花物”等花主题元素系列产品活动,努力营造以“乡+”为主题的“乡土、乡景、乡情、乡愁、乡道、乡港”系列乡村游览体验方式和吸引物,将棉船建成以油菜花开始而四季花开的长江第一花岛。
(周形 本报记者 孔颖 文 张驰 摄) 来源:九江日报
|